久久久精品影院_亚洲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_一区二区国产在线观看_在线精品国产成人综合

搜索新聞

新鴻合打破天花板的暢想:車載或更多

來源:投影時代 更新日期:2025-06-17 作者:花開無期

    鴻合大股東及一致行動人的戰略級股權出售塵埃落地。令業界沒有想到的是,這次不是另一家顯示企業或者純資本運作企業接受鴻合的相對控制權:從資本穿透角度看,奇瑞成為了鴻合新的最大話事方。此外,基于股權穿透邏輯,鴻合與立訊、蕪湖國資的關系也達到戰略級。

    對此,有猜測認為,或許車載業務,或者與立訊有關的其它顯示類業務,將成為鴻合下一階段突破的方向。

    新業務解決發展上限問題

    2010-2025年鴻合的核心業務經歷了劇烈的轉型。2010年之前主要是投影機代理和渠道、2010年之后持續加強自主品牌產品和軟硬件研發能力建設,在電子白板、自主投影品牌、交互平板等產品上獲得突破。2015年之后,交互平板產品逐步成為鴻合最核心的“產品類”。2020年之后,基于液晶顯示技術的品類、交互平板等在鴻合業務中的占比持續擴大。

新鴻合打破天花板的暢想:車載或更多

    拉長的時間線可以看到,鴻合始終在試圖突破原有產品類和業務類的天花板。市場范圍從作為代理商專注國內大陸,走向全球市場,尤其是在美國交互平板市場站穩了腳跟。產品范疇從投影為中心,向液晶交互為中心轉型,成功實現核心品類替代。商業模式從渠道服務向原研產品、自主品牌產品升級,中間也經歷過OEM代理制造業務的嘗試。

    可以看到“求變”這方面,鴻合不可謂不努力。但是,目前以液晶大屏顯示和交互平板為核心的賽道,卻并非“坦途”。一方面,這條賽道的競爭者太多。除了傳統教育顯示、商顯品牌之外,也包括新型行業巨頭如希沃、MAXHUB等;更有大量ICT品牌進入這一市場,如海信、AOC或者華為;還有面板企業親自操刀,如友達、京東方、TCL華星等。

    “交互平板賽道不是不好,只是過于擁擠、競爭頗為內卷”!業內人士指出,在這樣的基礎上,行業企業的戰略選擇并不多。即必須通過做大而實現做強,通過規模效益實現成長天花板的突破。其原理就是,依托LED、液晶、投影等多種顯示技術,進入更廣闊更多元的“顯示場景”和全球市場。

    在這些多元顯示場景中,除了商用大屏、家用和個人消費電子品類外,車載是一個巨大的新興的快速發展的市場。例如,天馬微電子表示,公司車載業務2024年實現營收同比增長超 40%,強勁的增長態勢凸顯了其在車載顯示市場的領先地位。​據Omdia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汽車顯示屏面板市場出貨量達到了2.32億片,相較于前一年度增長了6.3%。

    此外,車載顯示還有一個特點,即“品類多”。不僅是有傳統顯示屏,還有車載數字大燈、HUD等投影系統。車載顯示應用也可分為車內和車外兩部分。根據車載屏顯裝載位置的不同,車載屏顯包括儀表屏顯、抬頭屏顯(Head-Up Display,簡稱HUD)、后視鏡屏顯、中控屏顯、副駕駛、后排娛樂屏顯、數字大燈、像素化照明輔助屏、車載玻璃透明顯示屏等等。

新鴻合打破天花板的暢想:車載或更多

    “全球一年9000萬輛車,每輛車內外5塊顯示功能,那就是近5億塊的市場,價值大約5000億元人民幣!”業內人士保守估計,數字智能時代,車載空間的顯示應用市場將持續成長,目前只是開始。

    在這樣的背景下,合肥瑞丞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獲得鴻合科技25%的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而瑞丞私募背后則是奇瑞體系,不難讓人聯想這是鴻合科技在持續突破產品和市場天花板的過程中,向車載進軍的布局;也是奇瑞構架具有一定自主度的車載顯示乃至電子產品“品牌化供應鏈”的一步布局;同時,作為奇瑞系的重要參股方立訊電子和鴻合科技之間未來或有更多的交集可能存在。

    打破能力邊界,鴻合、奇瑞、立訊、蕪湖國資如何相互賦能

    這次鴻合股份交易,為其引入了奇瑞、立訊、蕪湖國資三個全新的背景板。鴻合此前在交互顯示技術、液晶顯示技術、交互應用軟件和投影光學設計方面擁有一定的積累。這些都可以成為進入更廣闊顯示或者電子產品場景的基礎。同時作為上市公司、25年以上歷史的顯示業企業,鴻合也擁有一定軟實力和品牌價值。

    奇瑞作為民族車企的代表,當然在車載電子和車載顯示上擁有“內部市場”優勢。在進入鴻合科技的同時,奇瑞投資12.8億成立了智能科技公司:安徽奇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據悉該公司主要目標是響應智能化、網聯化車輛創新發展趨勢,推動技術鏈迭代與整合。可見奇瑞在車載的電子、智能、顯示、網聯等領域的落子不是孤例,而是一種系統化的戰略。

    立訊則構建了果鏈、花鏈和車鏈為標志的覆蓋消費電子、車載電子、AI智能和通信的龐大成長戰略。其更在汽車賽道通過41億元巨資收購全球線束產業龍頭德國萊尼打通歐洲供應鏈,加速全球化布局。車鏈業務成為近三年來立訊的主要增量點之一,也是最具爆發性的業務點。在車載,立訊正在實現從“代工依賴”向“技術卡位”的戰略跨越,未來是不是進一步升級為“品牌主導”值得關注。

    從蕪湖國資角度看,其一直重視新型顯示產業的戰略價值。此前曾希望引入日本JDI的OLED面板新項目。這次通過奇瑞系對鴻合科技的布局,也算是在顯示終端品牌市場實現進一步落子。

新鴻合打破天花板的暢想:車載或更多

    進一步回到車載顯示市場的規律上,這是一個高度“品質化”的供應市場。其甚至可與航空電子產業媲美,已經成為全球能夠孕育“路徑小冠軍”的特殊產業。由于車輛消費,消費者對品牌價值的高度認可,這讓車載顯示、車載電子、車載智能只有“代工”遠遠不夠:比如寧德時代、濰柴集團、愛信精機、米其林、博世、電裝、采埃孚、摩比斯、大陸等都是車輛產業鏈知名供應商、品牌供應商。一定角度看,一輛車就是一個“銘牌展銷場”。

    同理,車載顯示的未來也會是高度品牌化的。而不是簡單的OEM代工。鴻合、奇瑞、立訊、蕪湖國資這個新組合,是否能共同打造一個在車載電子/顯示領域具有技術壁壘和品牌認知的“價值型供應商”呢?如果這么干了,那么其符合這幾個合作方的既有戰略、比較優勢,以及車載市場的行業規律。

    后記:當然,鴻合科技可能進入車載市場,目前還只是一個“猜測”!但是,對于不斷在努力突破成長天花板、尋找升級新賽道的鴻合,其真的不眼紅目前火爆發展的車載顯示業務嗎?相信,這個問題的答案并不難給出。對于鴻合科技而言,必須突破現有業務的競爭框架,實現更具創新力和規模優勢的海內外成長。

    一場面向未來、突破重圍的戰略躍遷。這是行業期待的鴻合科技的質變。但是,為鴻合打開一扇通往車載顯示這片浩瀚藍海的大門并不容易。包括,鴻合的技術儲備如何適配車載、奇瑞的“內部市場”與聯合研發、立訊的精密制造與供應鏈整合、車規認證與品質門檻、技術迭代與創新壓力、客戶多元化風險等等,都存在未知數,甚至目前鴻合是否進軍車載都還只是停留在業內人士的猜測階段。

    但是,路途中的荊棘不能否定劍指車載顯示,謀求價值躍升,對于鴻合科技的必然吸引力。顯示產業中的所有品牌都面臨,從顯示硬件商向智能空間解決方案提供者的蛻變大考。車載是辦公、教育、居家與公共空間之后,不可不認真思考的“戰略陣地”。是駛向星辰大海,還是困于淺灘,新鴻合需要答案。

特別提醒:本文為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翻版/抄襲必究!
廣告聯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機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時代網 版權所有 關于投影時代 | 聯系我們 | 歡迎來稿 | 網站地圖
返回首頁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建議反饋
快速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點一下
發表評論